孩子是父母的愛情結晶,在孩子成長的路上,父母各自扮演著自己的教育角色,但我們現在流傳著一個傳說:「寶爸帶娃,活著就好」。
這是因為寶爸帶娃時總會天馬行空,在解決孩子的問題上總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,把孩子坑得不要不要的。
但如果我們總是認為寶爸帶娃是不靠譜的,那就太冤枉寶爸群體了,在美國就有一個父親為寶爸群體完美「伸冤」–不怕寶爸不帶娃,就怕寶爸沒文化啊!
小男孩都會喜歡玩具車,在路上看到漂亮的車子都會興奮地手舞足蹈大喊道:「爸爸,超級跑車!」而對此,許多父母會給孩子買上各種玩具跑車,滿足孩子的跑車夢。
但是美國的一位父親就把這件事情做到了極致,因為兒子喜歡蘭博基尼,這位大學物理教授斯特林巴克斯,用3D列印親自給兒子打造了一輛蘭博基尼。
這輛3D列印出來的蘭博基尼甚至用上了真正的蘭博基尼上的零部件:雨刷、車燈、車窗。這樣的老爸著實讓人羨慕。
這真的是不怕寶爸不帶娃,就怕寶爸沒文化啊!
相比於母親來說,父親確實沒有那麼細心細緻,但作為男性,天生在力量、動手能力、體力方面要比女性強,一個孩子的成長不僅僅需要母親溫潤如雨的照料關心,也需要從父親身上汲取有力量理智的養料。寶爸帶娃的好處,是對寶媽帶娃的互補(1)多一份創造性思維
相比於媽媽的循規蹈矩,爸爸的教育方式顯得更加開放一些,媽媽總會擔心孩子受傷而限制孩子的行動,但對孩子來說這就是一份束縛。
相比之下父親的教育方式會更加開放些,讓孩子大膽去做、去嘗試,就算失敗受傷也沒關係,這就給了孩子更多地鍛煉學習機會,孩子就越有主見。
在母親看來,孩子的頑皮是一份「破壞力」,但在爸爸的眼裡,這是孩子的聰明,也是孩子的探索精神體現。孩子總是對身邊的一切感到好奇,想去探索物品的構成,而動手能力強的父親,可以幫助孩子更好的去解析物品,幫助孩子盡情探索,進而培養了孩子的動手能力以及創造性思維。
據美國耶魯大學的研究表明,由男性帶大的孩子智商高,將來走向社會也更容易成功。這並不是否認媽媽的作用,但爸爸給孩子想像力、創造力方面的影響確實可以使孩子變得更聰明。
(2)多一份外向大氣
根據兒童心理諮詢中心的一項研究數據表明,多數性格內向、懦弱、不懂交際的孩子,都與爸爸長期不參與或極少參與孩子的家庭教育有關。
這些性格相對內斂的孩子,他們的成長環境中父親的缺席佔了很大的原因,有與孩子異地的,有的離異,還有的終日忙於工作–這些父親總是有各種各樣的理由,導致了陪伴孩子的時間非常少,甚至一周都見不到一面,可見父親對孩子的性格影響是巨大的。
女性遇事的時候通常會顯得「斤斤計較」的矜持,而相比而言男性在處理事情上會相對大開大合,大大咧咧,而被這樣的父親帶大的孩子,性格會更加豁達,更容易與人相處。
(3)多一份性別認同
在心理學上認為,孩子從與父母相處的過程中,認知什麼是男性、女性,認知何謂婚姻。
當一個女孩缺乏父親的陪伴,她對男性、對丈夫的認知就會有一份空缺,成年後往往會對婚姻有一份錯誤的認知。而據相關研究表明,隨單親母親長大的女孩,成年後婚姻生活滿意度也不如同齡人幸福。
另一個方面,女孩們需要通過與父親的相處來認知男人是怎麼樣的,丈夫是怎麼樣的,這樣在未來兩性關係發展的時候,才不容易被欺騙。
對於小男生而言,缺乏父愛對其性格培養是致命的,過於親近母親會讓孩子有「女性化」的傾向,甚至成年後成為同性戀。男孩同樣需要在父親身上學習怎麼樣成為一個有擔當的、陽剛的男人,這樣他才能對自己的性別有正確的認同。缺乏陪伴能力的父親怎麼辦?有人會說,我學不了上述美國的那位父親,畢竟我沒有一個大學物理教授的頭銜與知識,更沒有資金和能力去給孩子3D列印出任何產品。
這就太流於表面了,同樣是玩具車,有的父親給孩子買成品,讓孩子自己玩,但有的父親給孩子買「半成品」,跟孩子一起動手拼裝。其中更關鍵的是:發揮男性優勢的高質量陪伴。
一個一百萬的玩具車跟一個和父親一起做出來的「5毛錢特技車」,對孩子們而言後者的意義要遠大於前者!
我們教育最大的偏差,就是用我們衡量物品的價值方式(價格),來衡量對孩子的情感價值。
例如下面這個拼裝玩具,對於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來說,再適合不過。
最後提示一下大家,父親們一定要多給孩子擁抱。我們常說父愛如山,這是在描述父愛的沉穩,但其實不過是男性們掩蓋自己的不善於表達情感的羞愧。
一個事實是,如果你不表達出來,孩子又怎麼會知道你愛他呢?總是板著臉的父親,孩子自然不願意多親近了。
比之母親溫柔包容的擁抱,父親剛強有力的臂彎,給孩子的體驗是一份支持、一個堅實的後盾,是一個勇氣的來源。
寶爸帶娃活著就好?父親們,請在教育孩子的路上,放大自己的優勢
孩子是父母的愛情結晶,在孩子成長的路上,父母各自扮演著自己的教育角色,但我們現在流傳著一個傳說:「寶爸帶娃,活著就好」。
這是因為寶爸帶娃時總會天馬行空,在解決孩子的問題上總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,把孩子坑得不要不要的。
但如果我們總是認為寶爸帶娃是不靠譜的,那就太冤枉寶爸群體了,在美國就有一個父親為寶爸群體完美「伸冤」–不怕寶爸不帶娃,就怕寶爸沒文化啊!
小男孩都會喜歡玩具車,在路上看到漂亮的車子都會興奮地手舞足蹈大喊道:「爸爸,超級跑車!」而對此,許多父母會給孩子買上各種玩具跑車,滿足孩子的跑車夢。
但是美國的一位父親就把這件事情做到了極致,因為兒子喜歡蘭博基尼,這位大學物理教授斯特林巴克斯,用3D列印親自給兒子打造了一輛蘭博基尼。
這輛3D列印出來的蘭博基尼甚至用上了真正的蘭博基尼上的零部件:雨刷、車燈、車窗。這樣的老爸著實讓人羨慕。
這真的是不怕寶爸不帶娃,就怕寶爸沒文化啊!
相比於母親來說,父親確實沒有那麼細心細緻,但作為男性,天生在力量、動手能力、體力方面要比女性強,一個孩子的成長不僅僅需要母親溫潤如雨的照料關心,也需要從父親身上汲取有力量理智的養料。
寶爸帶娃的好處,是對寶媽帶娃的互補
(1)多一份創造性思維
相比於媽媽的循規蹈矩,爸爸的教育方式顯得更加開放一些,媽媽總會擔心孩子受傷而限制孩子的行動,但對孩子來說這就是一份束縛。
相比之下父親的教育方式會更加開放些,讓孩子大膽去做、去嘗試,就算失敗受傷也沒關係,這就給了孩子更多地鍛煉學習機會,孩子就越有主見。
在母親看來,孩子的頑皮是一份「破壞力」,但在爸爸的眼裡,這是孩子的聰明,也是孩子的探索精神體現。孩子總是對身邊的一切感到好奇,想去探索物品的構成,而動手能力強的父親,可以幫助孩子更好的去解析物品,幫助孩子盡情探索,進而培養了孩子的動手能力以及創造性思維。
據美國耶魯大學的研究表明,由男性帶大的孩子智商高,將來走向社會也更容易成功。這並不是否認媽媽的作用,但爸爸給孩子想像力、創造力方面的影響確實可以使孩子變得更聰明。
(2)多一份外向大氣
根據兒童心理諮詢中心的一項研究數據表明,多數性格內向、懦弱、不懂交際的孩子,都與爸爸長期不參與或極少參與孩子的家庭教育有關。
這些性格相對內斂的孩子,他們的成長環境中父親的缺席佔了很大的原因,有與孩子異地的,有的離異,還有的終日忙於工作–這些父親總是有各種各樣的理由,導致了陪伴孩子的時間非常少,甚至一周都見不到一面,可見父親對孩子的性格影響是巨大的。
女性遇事的時候通常會顯得「斤斤計較」的矜持,而相比而言男性在處理事情上會相對大開大合,大大咧咧,而被這樣的父親帶大的孩子,性格會更加豁達,更容易與人相處。
(3)多一份性別認同
在心理學上認為,孩子從與父母相處的過程中,認知什麼是男性、女性,認知何謂婚姻。
當一個女孩缺乏父親的陪伴,她對男性、對丈夫的認知就會有一份空缺,成年後往往會對婚姻有一份錯誤的認知。而據相關研究表明,隨單親母親長大的女孩,成年後婚姻生活滿意度也不如同齡人幸福。
另一個方面,女孩們需要通過與父親的相處來認知男人是怎麼樣的,丈夫是怎麼樣的,這樣在未來兩性關係發展的時候,才不容易被欺騙。
對於小男生而言,缺乏父愛對其性格培養是致命的,過於親近母親會讓孩子有「女性化」的傾向,甚至成年後成為同性戀。男孩同樣需要在父親身上學習怎麼樣成為一個有擔當的、陽剛的男人,這樣他才能對自己的性別有正確的認同。
缺乏陪伴能力的父親怎麼辦?
有人會說,我學不了上述美國的那位父親,畢竟我沒有一個大學物理教授的頭銜與知識,更沒有資金和能力去給孩子3D列印出任何產品。
這就太流於表面了,同樣是玩具車,有的父親給孩子買成品,讓孩子自己玩,但有的父親給孩子買「半成品」,跟孩子一起動手拼裝。其中更關鍵的是:發揮男性優勢的高質量陪伴。
一個一百萬的玩具車跟一個和父親一起做出來的「5毛錢特技車」,對孩子們而言後者的意義要遠大於前者!
我們教育最大的偏差,就是用我們衡量物品的價值方式(價格),來衡量對孩子的情感價值。
例如下面這個拼裝玩具,對於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來說,再適合不過。
最後提示一下大家,父親們一定要多給孩子擁抱。我們常說父愛如山,這是在描述父愛的沉穩,但其實不過是男性們掩蓋自己的不善於表達情感的羞愧。
一個事實是,如果你不表達出來,孩子又怎麼會知道你愛他呢?總是板著臉的父親,孩子自然不願意多親近了。
比之母親溫柔包容的擁抱,父親剛強有力的臂彎,給孩子的體驗是一份支持、一個堅實的後盾,是一個勇氣的來源。